【寄宿日记83喉咙太极】今天是寄宿生活中的第83天,时间过得真快。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洗漱、吃饭、上课、自习、睡觉,仿佛一成不变的节奏里藏着无数微小的变化。但今天,我却在“喉咙太极”这个奇怪的词里,找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事情发生在午休时。我和室友在宿舍里闲聊,不知怎么就提到了“喉咙太极”。一开始还以为是某种健身操或者冥想方式,结果一查,才发现这其实是网络上的一种调侃说法——用来形容那些说话声音特别小、语速特别慢、像在打太极一样“吞吞吐吐”的人。
我们几个宿舍的小伙伴一听,立刻笑作一团。原来,在寄宿生活中,语言交流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有时候不是不想说,而是怕打扰别人;有时候不是不会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于是,“喉咙太极”就成了我们之间一种默契的表达方式。
不过,今天我也意识到,这种“太极式”的沟通方式虽然能避免冲突,但也可能让一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被忽略。比如昨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本来想问问室友有没有做,但看到他们都在忙,就默默把问题咽了回去。结果第二天发现大家都没做,我一个人傻眼了。
所以,我觉得“喉咙太极”虽然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也不能完全依赖。有时候,该开口的时候还是要开口,哪怕声音小一点,语速慢一点,总比什么都不说好。
今天的寄宿日记就到这里。希望明天的自己,能更勇敢一点,少一点“喉咙太极”,多一点真诚的交流。
——寄宿日记83:喉咙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