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浣溪沙(middot及已惯天涯莫浪愁_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浣溪沙(middot及已惯天涯莫浪愁_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7 22:16:02

浣溪沙(middot及已惯天涯莫浪愁_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作品,虽不如《长相思》《如梦令》等词作广为人知,但其情感深沉、语言婉约,展现了纳兰词中常见的离愁别绪与人生感慨。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漂泊之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原文: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已惯天涯莫浪愁,

故园无梦到江楼。

霜风昨夜入西楼。

欲将心事托鸿雁,

又恐归期误玉钩。

几回肠断不能收。

译文:

早已习惯了漂泊在外的孤寂,不必再轻易忧愁,

故乡的梦境也难以抵达那江边的高楼。

昨夜寒风悄然吹入西楼。

本想将心中思念托付给鸿雁,

却又担心归期会误了玉钩(指月亮)。

多少次心碎难忍,无法收住这满腔愁绪。

赏析:

此词以“已惯天涯”开篇,便奠定了全篇的情感基调——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面对孤独与思念时的平静与无奈。他并非不愁,而是已经习惯于这种生活状态,不愿再徒增烦恼。

“故园无梦到江楼”,这一句写尽了思乡之切。梦中也无法回到故乡,更显现实的残酷。而“霜风昨夜入西楼”,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孤寂,为整首词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下阕转入内心独白。“欲将心事托鸿雁”,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飞鸟传递思念,但“又恐归期误玉钩”则流露出深深的担忧:怕信件未能及时送达,耽误了归期。这里的“玉钩”可能象征着月亮,也可能暗指远方的亲人,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最后一句“几回肠断不能收”,将情绪推向高潮,表现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力,令人动容。

总结: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虽然篇幅不长,却字字含情,句句动人。它不仅体现了纳兰性德词作中一贯的婉约风格,更展现出他对人生漂泊、家国情怀的深刻感悟。在词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游子的哀愁,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