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星打击乐活动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星星》打击乐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打击乐器演奏《小星星》的旋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节奏感。
2. 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打击乐器及其发声特点,学会合作演奏。
3. 提高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
- 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沙锤、木鱼等
- 音乐素材:《小星星》伴奏音乐(可选用钢琴或轻柔的背景音乐)
- 教学课件或图片:展示各种打击乐器的图片
- 活动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或音乐活动室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温柔的声音引导幼儿进入音乐世界:“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美丽的夜晚,天空中有很多小星星在闪烁,它们会唱歌,也会跳舞。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小星星》吧!”
播放《小星星》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聆听,感受音乐的旋律与节奏。
2. 节奏练习(8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如拍手、跺脚、拍腿等,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节奏型。
例如:
- “小星星,亮晶晶,一闪一闪眨眼睛”——节奏为:X X | X X | X X | X X |
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模仿,并逐步加入身体动作。
3. 器乐介绍(5分钟)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图片,逐一介绍每种乐器的名称和声音特点:
- 三角铁:清脆、明亮
- 铃鼓:柔和、有弹性
- 沙锤:沙沙声,像下雨一样
- 木鱼:敲击时发出“咚”的声音
鼓励幼儿尝试触摸和发出声音,激发他们的兴趣。
4. 分组演奏(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配一种打击乐器。
教师播放《小星星》的音乐,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轮流演奏。
例如:
- 三角铁和铃鼓交替演奏
- 沙锤和木鱼配合演奏
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演奏,注意节奏的统一与协调。
5. 合作表演(8分钟)
各组幼儿合在一起进行一次完整的演奏,教师可以加入演唱或指挥,增强整体效果。
结束后,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与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6. 总结与延伸(4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今天的感受:“今天我们用乐器演奏了《小星星》,你们觉得有趣吗?你们最喜欢哪一种乐器?为什么?”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制作简易打击乐器,继续探索音乐的乐趣。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可以将本次活动录制下来,作为班级音乐角的素材。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生活中的“打击乐”,如敲碗、拍桌子等,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六、活动反思:
本次《小星星》打击乐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演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今后可进一步丰富乐器种类,增加互动性与趣味性,使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