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动物园》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将家庭成员比作动物,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人物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和谐,增强对家人的理解和关爱。
二、教学重点:
- 学会用比喻的方式描写家人,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 掌握写“小小动物园”这类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
- 如何将抽象的性格特征转化为具体的动物形象,并进行合理联想。
- 如何让文章内容真实、生动、有趣,避免千篇一律。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图片素材(如各种动物图片)、范文示例。
- 学生准备:回忆家中成员的特点,思考可以类比的动物。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几张动物图片,提问:“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你能想到谁像它们吗?”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把人比作动物”的写作思路。接着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写一篇有趣的作文——《小小动物园》。”
2. 互动体验(10分钟)
开展“猜猜他是谁”小游戏:教师描述一位同学或老师的特点,学生根据描述猜测是谁,并说出他像哪种动物。例如:“他每天早读都特别认真,像只勤劳的小蜜蜂。”通过这个游戏,帮助学生建立“人物→动物”的思维桥梁。
3. 范文分析(10分钟)
出示一篇优秀范文,如:
> “我的爸爸像一只威风凛凛的大狮子。他说话声音很大,但其实很温柔。妈妈说他是‘外表凶,内心软’。我最喜欢他陪我打篮球的时候,那样子就像一只快乐的小狗。”
引导学生分析这篇作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总结写作要点:
- 选择合适的动物形象;
- 描述人物的特点;
-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为什么这个人像这个动物。
4. 写作指导(10分钟)
教师讲解写作步骤:
1. 选人物:选择一个或几个家庭成员来写。
2. 找特点:找出他们的性格、习惯、爱好等。
3. 找动物:根据特点,想想他们像什么动物。
4. 写故事:用一个小故事或场景来体现这个动物形象。
5. 自主写作(20分钟)
学生开始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6. 展示交流(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议或赞美。教师给予积极反馈,鼓励学生继续修改完善。
7. 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把家人比作动物,更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动物’形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更加珍惜和了解我们的家人。”
六、作业布置:
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小动物园》,要求内容真实、语言生动、结构清晰。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趣味性强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但在个别学生中仍存在模仿现象,今后可加强个性化指导,鼓励更多原创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