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及答案)】在初中数学中,全等三角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在几何学习中占据核心地位,而且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一、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两个三角形如果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它们就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因此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符号表示:若△ABC ≌ △DEF,则有:
- AB = DE
- BC = EF
- AC = DF
- ∠A = ∠D
- ∠B = ∠E
- ∠C = ∠F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 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度相等。
2. 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大小相等。
3. 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这些特殊线段也相等。
4. 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通常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 SSS(边边边)判定法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SAS(边角边)判定法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 ASA(角边角)判定法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 AAS(角角边)判定法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5. HL(斜边直角边)判定法(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注意:AAA(三个角相等)不能作为全等的判定依据,因为这只能说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不一定全等。
四、典型例题与解析
例题1:
已知△ABC 和 △DEF 中,AB = DE,BC = EF,AC = DF,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解析:
根据 SSS 判定法,三个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因此,△ABC ≌ △DEF。
例题2:
如图,在△ABC 和 △DEF 中,∠A = ∠D,AB = DE,∠B = ∠E,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解析:
根据 ASA 判定法,两个角及其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所以,△ABC ≌ △DEF。
例题3:
已知△ABC 和 △DEF 是直角三角形,且∠C = ∠F = 90°,AC = DF,BC = EF,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解析:
由于是直角三角形,且满足 HL 判定法(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等),因此△ABC ≌ △DEF。
五、巩固练习题
1. 已知△ABC 和 △DEF 中,AB = DE,AC = DF,∠A = ∠D,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2. 在△ABC 和 △DEF 中,∠A = ∠D,∠B = ∠E,BC = EF,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3. 如图,点O是线段AB的中点,且OC = OD,∠AOC = ∠BOD,判断△AOC 和 △BOD 是否全等。
六、参考答案
1. 全等,根据 SAS 判定法。
2. 全等,根据 AAS 判定法。
3. 全等,根据 SAS 判定法(OA = OB,OC = OD,夹角相等)。
通过不断练习和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几何解题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逐步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