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游乐场》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去游乐场”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 难点:理解进位的计算过程,正确进行竖式运算。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游乐场图片、门票价格表、练习题卡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游乐场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今天我们要一起去一个有趣的游乐场,看看在游玩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1. 展示情景:教师出示一份游乐场门票价格表,如:
- 旋转木马:8元/人
- 过山车:12元/人
- 蹦床乐园:15元/人
2. 提问引导:如果小明和小红一起去玩过山车,他们一共要花多少钱?
3. 学生尝试计算:12 × 2 = ?
4.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如口算、摆小棒、列竖式等。
5.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竖式写法,注意个位和十位的对齐,以及进位的处理。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 教师出示几道练习题,如:
- 14 × 3
- 23 × 4
- 17 × 5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并讲解自己的思路。
(四)拓展应用(10分钟)
1. 教师创设一个综合情境:假设班级组织一次去游乐场的活动,共有25名同学参加,每人选择一项项目游玩,票价分别为:摩天轮10元、碰碰车9元、海盗船13元。请计算全班一共需要支付多少费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列出算式并计算,鼓励使用不同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去游乐场”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展开,通过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进位计算时容易出错,今后在教学中应加强针对性训练;同时,在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小组分工和激励机制。
总之,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更加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