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坐》教案】一、活动名称:《排排坐》
二、适用年龄:3-4岁幼儿
三、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理解“排队”和“顺序”的概念,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
2. 通过游戏形式,增强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听觉注意力。
3. 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1. 音乐《排排坐》(可选用儿歌或改编版)
2. 小椅子若干(根据班级人数准备)
3. 简单的道具如小帽子、手偶等(用于角色扮演)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叫‘排排坐’。大家知道什么是‘排排坐’吗?就是大家像小士兵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坐好。”
2. 游戏讲解(5分钟)
教师边说边做动作,引导幼儿模仿:“排排坐,排排坐,一个一个坐得端。”同时,教师请几位幼儿上台示范,其他幼儿观察并模仿。
3. 游戏进行(10分钟)
- 教师播放音乐《排排坐》,带领幼儿围成一个圈。
- 幼儿跟随音乐节奏,依次坐在指定位置上,注意不能抢位或乱坐。
- 教师在旁边指导,提醒幼儿保持安静、排队有序。
4. 角色扮演(5分钟)
教师可以借助手偶或小道具,模拟“排排坐”的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队长”、“小士兵”等,进一步加深对“排队”概念的理解。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提问:“今天我们玩了什么游戏?为什么要排排坐?”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同时,教师可以将“排排坐”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如排队洗手、排队喝水等,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排队”的概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个别幼儿在排队过程中存在争抢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引导和规范。
七、温馨提示: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多创造类似的游戏机会,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规则意识和集体观念,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