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王昌龄《长信怨二首》全文及鉴赏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王昌龄《长信怨二首》全文及鉴赏,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4 00:55:00

王昌龄《长信怨二首》全文及鉴赏】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风清丽、意境深远,尤以七言绝句见长。然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长信怨二首》却是一组别具一格的宫怨诗,深刻描绘了深宫女子的孤寂与哀怨,展现了他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

一、原文

《长信怨二首》

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其二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最伤心?

西宫南内宫。

二、逐句赏析

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

开篇点明时节为秋季,金井旁的梧桐树已落叶纷飞,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古人常以“梧桐”象征高洁或离别,此处则暗示了宫廷中的冷清与孤独。

“珠帘不卷夜来霜”

夜晚的寒霜悄然降临,而宫中女子却未卷起珠帘,仿佛对这一切漠不关心。这不仅表现出她的寂寞,也暗示她内心的冷漠与无奈。

“熏笼玉枕无颜色”

熏笼本应温暖,玉枕本应光润,但在她眼中却失去了光彩。这是对内心空虚与情感失落的写照,也反映了她在宫廷中被忽视的处境。

“卧听南宫清漏长”

她独自躺在床上,听着远处宫中更漏的声音,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这一句将她的孤独感推向极致,也表达了对自由与温暖生活的渴望。

其二:

“玉阶空伫立”

女子独自站在玉阶上,久久伫立,无人陪伴,显得格外孤单。这一场景虽简单,却极具画面感,令人感受到她的落寞。

“宿鸟归飞急”

夜空中归巢的鸟儿飞得匆忙,反衬出她的孤独与无助。鸟儿尚有归处,而她却无家可归,心中更添哀愁。

“何处最伤心?”

这是一个问句,也是作者的设问,引人思考:在深宫之中,哪里才是最令人心碎的地方?

“西宫南内宫。”

答案指向“西宫”和“南内宫”,这两处都是皇宫中的偏僻之地,象征着被遗忘与冷落的角落。诗人借此表达对宫廷女子命运的悲悯。

三、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1. 意象鲜明,情景交融

王昌龄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来烘托人物心境。如“秋叶黄”、“夜来霜”、“玉阶”等,皆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宫女的哀愁。

2. 语言简练,含蓄隽永

全诗语言凝练,没有过多修饰,却能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尤其是结尾一句“西宫南内宫”,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给人余韵悠长之感。

3. 主题深刻,富有同情心

这两首诗不仅仅是描写宫廷生活,更是对封建制度下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王昌龄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那些被遗忘在深宫中的女子的深切同情。

四、结语

《长信怨二首》虽为宫怨诗,但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昌龄作为一位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人性的洞察。它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女性命运与情感表达的重要参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