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老家】阅读材料:
老家,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它不仅承载着我们的童年记忆,也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在我心中,老家是一片宁静的田野,是炊烟袅袅的村庄,是母亲手中温热的饭菜,是父亲沉默却坚定的目光。
小时候,我常常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玩耍,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那时的我还不懂“老家”这个词的分量,只觉得那里是父母生活的地方,是放假时回去的地方。直到长大后,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工作,才真正体会到“老家”的意义。
每次回家,总能看到老屋门前那条小路依旧蜿蜒向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院墙边的竹子依然挺拔,只是比以前更粗壮了些。屋后的菜园里,种满了母亲最爱的蔬菜,她总是说:“城里买的菜不新鲜,自家种的才放心。”这句话,让我在异乡的饭桌上也时常想起。
老家的变化很大,但不变的是那份深深的亲情和乡愁。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乡音,看到熟悉的风景,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属于老家的温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
问题一:文章中提到“老家”有哪些具体的意象?请简要概括。
答案:
文章中提到的“老家”的具体意象包括:老槐树、炊烟袅袅的村庄、母亲手中的饭菜、父亲的目光、老屋门前的小路、院墙边的竹子、屋后的菜园以及乡音和熟悉的风景等。
问题二:为什么作者说“老家”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作者之所以认为“老家”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是因为老家承载了他童年的美好回忆,如在老槐树下玩耍、听老人讲故事;同时,老家也是亲情的象征,有母亲的饭菜、父亲的目光,以及家人之间的温暖互动。此外,老家还代表了乡愁和归属感,即使在外奔波,每当回到老家,那种熟悉的感觉和情感都会让人心生感动。
问题三:文中提到“老家的变化很大,但不变的是那份深深的亲情和乡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家深厚感情的认同。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家的环境和面貌发生了变化,但作者依然感受到其中不变的亲情和乡愁。这说明他对老家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也体现了他对家庭、亲人和过往生活的怀念。
问题四: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
答案:
本文语言朴实自然,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老家”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炊烟袅袅的村庄”、“母亲手中温热的饭菜”等,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时,文章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文字更具画面感和情感深度,整体呈现出一种温馨、怀旧的风格。
总结:
《老家》这篇文章通过对故乡的深情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亲情和乡愁的深刻感悟。文章语言真挚,情感细腻,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感染力,适合用于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