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案】一、教学
立定跳远
二、教学年级:
初中一年级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了解起跳、腾空、落地的正确姿势,并能独立完成动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游戏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爆发力和动作控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起跳时的蹬地有力、身体协调、落地时的缓冲动作。
- 难点:跳跃过程中身体的平衡控制与落地的稳定性。
五、教学准备:
- 场地:操场或体育馆
- 器材:标志桶若干、软垫若干、计时器(可选)
-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动作分解图)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部分(5分钟)
-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在哪些场合会用到跳跃?跳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 简单介绍立定跳远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2. 热身活动(8分钟)
- 慢跑两圈,活动四肢。
- 关节活动:头部、肩部、腰部、膝关节、脚踝等。
- 动态拉伸:高抬腿、开合跳、弓步走等。
3. 新授内容(15分钟)
- 动作讲解:教师进行立定跳远的动作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 起跳: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双臂后摆,用力蹬地向前跃出。
- 腾空:身体保持挺直,双臂前伸,身体自然展开。
- 落地:脚掌先着地,膝盖弯曲缓冲,身体前倾,避免后仰。
- 分解练习:
- 双脚并拢,原地跳跃练习,体会蹬地发力。
- 跳跃后落地动作练习,强调落地缓冲。
- 完整动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设置不同距离的标志线,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跳跃距离进行练习。
- 开展“跳远比赛”小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动作质量。
5. 放松与总结(7分钟)
- 放松活动:慢走、深呼吸、拉伸腿部肌肉。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回家练习立定跳远动作,下次课进行测试。
七、教学评价:
- 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跳跃距离是否达标、是否能够保持身体平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提升学习主动性。
八、安全提示:
- 练习时注意场地平整,防止滑倒。
- 跳跃时不要过度用力,避免扭伤。
- 落地时注意保护膝盖和脚踝。
九、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 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 部分学生在起跳时力量不足,落地不够稳定,需在后续课程中加强训练。
- 游戏环节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值得继续采用。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