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名词解释哥特式

2025-10-14 00:14:06

问题描述:

名词解释哥特式,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4 00:14:06

名词解释哥特式】“哥特式”是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的一种,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后在13至16世纪广泛流行于整个欧洲。这种风格以其高耸入云的尖拱、飞扶壁和大面积彩色玻璃窗而著称,象征着宗教精神与技术进步的结合。哥特式不仅是一种建筑风格,也逐渐扩展到艺术、文学等领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一、

哥特式(Gothic)最初用于描述中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具有神秘、阴暗、浪漫色彩的艺术风格。其核心特征包括:尖形拱门、飞扶壁、高耸的塔楼、彩色玻璃窗以及复杂的雕刻装饰。哥特式建筑强调垂直感和光线效果,旨在营造神圣庄严的氛围。除了建筑,哥特式还影响了文学、音乐和时尚,尤其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中复兴。

二、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项目 内容
中文名称 哥特式
英文名称 Gothic
起源时间 12世纪(法国)
流行时期 12—16世纪
主要特点 尖拱、飞扶壁、高塔、彩色玻璃窗、垂直线条、复杂雕刻
代表建筑 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
文化影响 建筑、文学、艺术、时尚(如哥特摇滚)
精神内涵 宗教神圣性、对上帝的敬畏、技术与美学的结合
后期发展 19世纪浪漫主义复兴,现代哥特风格演变

三、延伸说明

哥特式并非一开始就被正面看待。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将这种风格视为“蛮族”(Goths)的产物,带有贬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哥特式逐渐被重新评价,并成为中世纪艺术与建筑的重要标志。如今,“哥特式”常被用来形容带有神秘、黑暗、浪漫或超自然元素的作品,如哥特小说、哥特摇滚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哥特式不仅是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更是一种跨越时代的文化现象,持续影响着人类的审美与想象。

以上就是【名词解释哥特式】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