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有志难伸的典故

2025-10-19 04:39:35

问题描述:

有志难伸的典故,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9 04:39:35

有志难伸的典故】“有志难伸”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虽有远大志向,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抱负的成语。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历史人物的遭遇,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下面将通过与表格形式,对“有志难伸”的典故进行梳理。

一、

“有志难伸”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多次北伐中原,试图恢复汉室江山,但最终未能实现理想。尽管他才华横溢、忠诚尽责,却因国力衰微、时局不利,始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后世便用“有志难伸”来形容那些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人物。

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类似的人物,如唐代诗人李贺、宋代名臣范仲淹等,他们虽有远大志向,却因政治环境、个人命运等原因,未能施展抱负。这些人物的故事成为“有志难伸”这一成语的重要来源。

该成语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的矛盾,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二、典故表格

人物 朝代 典故出处 志向/抱负 遇到的阻碍 结果/结局 成语出处
诸葛亮 三国 《三国志》 匡扶汉室,北伐中原 国力不足、天命难违 未竟大业,病逝五丈原 《出师表》
李贺 唐代 《李长吉集》 才华横溢,渴望仕途 家境贫寒、科举受阻 早逝,未展宏图 《马诗》等
范仲淹 宋代 《宋史·范仲淹传》 先天下之忧而忧 政治改革遭排挤 多次贬谪,未得重用 《岳阳楼记》
岳飞 南宋 《宋史·岳飞传》 抗金救国,收复河山 朝廷猜忌,奸臣陷害 被诬谋反,含冤而死 《满江红》
苏轼 北宋 《东坡七集》 为国为民,建功立业 政治斗争,屡遭贬谪 一生颠沛,志未得伸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结语

“有志难伸”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感慨,更是对历史与社会的反思。它提醒我们,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巨大鸿沟,而真正的志士往往在困境中坚守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精神仍值得后人铭记与传承。

以上就是【有志难伸的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