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当产量法公式例题】在成本会计中,约当产量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在产品(即未完成产品)的单位成本的方法。该方法将未完成产品的数量按其完成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从而更准确地分配生产成本。
一、约当产量法的基本概念
约当产量是指将未完工的产品按照其完成程度换算成相当于已完工产品的数量。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更合理地将制造费用和直接材料等成本分配到各个生产阶段。
二、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
约当产量 = 完工产品数量 + 在产品数量 × 完成率
其中:
- 完工产品数量:已经全部完成并转入下一工序或成品库的产品数量。
- 在产品数量:尚未完成的产品数量。
- 完成率:指在产品在当前工序中的完成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三、例题解析
题目:
某工厂本月生产A产品,期初无在产品。本月投入生产1,000件,月末在产品为200件,完工程度为60%。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0,0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为8,000元。
要求: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单位成本。
四、解题步骤
1. 计算约当产量:
- 完工产品数量 = 1,000 - 200 = 800件
- 在产品约当产量 = 200 × 60% = 120件
- 总约当产量 = 800 + 120 = 920件
2. 计算总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10,000元
-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8,000元
- 总成本 = 10,000 + 8,000 = 18,000元
3. 计算单位成本:
-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总约当产量 = 18,000 ÷ 920 ≈ 19.57元/件
五、总结表格
| 项目 | 数量(件) | 成本(元) | 约当产量(件) |
| 完工产品 | 800 | 14,857 | 800 |
| 在产品 | 200 | 3,143 | 120 |
| 合计 | 1,000 | 18,000 | 920 |
> 注:完工产品成本 = 800 × 19.57 ≈ 15,656元
> 在产品成本 = 120 × 19.57 ≈ 2,348元
> 实际分配可能因成本分摊方式略有差异。
六、注意事项
- 约当产量法适用于各工序完成程度不同的情况。
- 在不同工序中,直接材料和加工成本的完成率可能不同,需分别计算。
- 实际应用中,应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成本核算制度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约当产量法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在产品的实际成本,是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以上就是【约当产量法公式例题】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