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遗爱寺》全诗翻译赏析 共2页】白居易《遗爱寺》全诗翻译与赏析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以语言通俗、情感真挚著称。《遗爱寺》是其众多诗作中的一篇,虽篇幅不长,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一、原文
《遗爱寺》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池畔有山人未至,花前无酒客空归。
独行潭底影相随,仰看山头云自飞。
借问此身何所似?一舟一笠钓渔矶。
二、逐句翻译
1. 闲坐悲君亦自悲
我独自坐着,为你的离去而悲伤,也为自己感到悲哀。
2. 百年都是几多时
人生不过百年,又能有多少时间呢?
3. 池畔有山人未至
池边有山景,但人还未到来。
4. 花前无酒客空归
在花前没有酒,客人也只能空手而归。
5. 独行潭底影相随
我独自在潭水中行走,自己的影子一直陪伴着我。
6. 仰看山头云自飞
抬头望向山顶,云朵自由地飘动。
7. 借问此身何所似
请问我的身体像什么呢?
8. 一舟一笠钓渔矶
就像一艘小船,戴着斗笠,在水边垂钓。
三、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开篇“闲坐悲君亦自悲”,看似是为他人而感伤,实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这种情绪贯穿全诗。
接下来的两句“池畔有山人未至,花前无酒客空归”,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孤独,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虽然风景优美,但缺少知己与美酒,显得有些冷清。
后四句则转向自然的描写,“独行潭底影相随,仰看山头云自飞”,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仿佛在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不再执着于世俗的得失。
最后两句“借问此身何所似?一舟一笠钓渔矶”,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如同一位隐士,在山水之间悠然自得,远离尘嚣,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朴素自然:全诗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2.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
3. 哲理意味浓厚:诗中蕴含着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五、结语
《遗爱寺》虽是一首短诗,但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中的高超技艺与深刻思想。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场心灵的旅程,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全文完,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