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幽兰操韩愈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幽兰操韩愈翻译,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07:57:34

幽兰操韩愈翻译】“幽兰操”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古体诗,全篇以“幽兰”为意象,借物抒情,寄托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与对世俗污浊的不满。这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极具文人风骨。

原文如下:

> 《幽兰操》

> 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凌厉,草木凋残。

兰之猗猗,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愿言配德,携手同归。

翻译与解读:

“幽兰操”一词出自《礼记·孔子闲居》,原指一种琴曲,后被韩愈借用为诗题。诗中“兰”象征君子,高洁、清雅、不随波逐流。韩愈借兰自喻,表达自己在乱世中坚守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兰花姿态柔美,香气四溢。这里用“猗猗”形容兰的柔美姿态,“扬扬”则表现其芬芳远播。诗人以兰起兴,引出对高洁品德的赞美。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即使没有人采摘它,佩戴它,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这句诗看似简单,实则暗含深意: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是否被人发现或利用,而在于自身的品质。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如今世道纷乱,为何会变成这样?这是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也是对时局的不满。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我走遍四方,经历了许多岁月。这表明诗人长期漂泊,见多识广,也暗示他并非一味避世,而是有志于天下。

“雪霜凌厉,草木凋残。”

严冬酷寒,草木凋零。这是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艰难。

“兰之猗猗,幽幽其芳。”

再次强调兰的高洁与清香,突出其不因环境恶劣而改变本质。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重复前句,强化主题,说明兰的价值不因无人赏识而减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的心不是石头,不会轻易改变。这是诗人坚定信念的表达,表明自己不会因外界压力而动摇。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我的心不是席子,不能随意卷起。进一步强调内心的坚定与独立。

“愿言配德,携手同归。”

希望与有德之人同行,共同归于高洁之地。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是对知音的期盼。

结语:

《幽兰操》虽为一首短诗,却蕴含了韩愈深厚的文学修养与高尚的人格追求。诗中通过对“兰”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理想人格的执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浮躁喧嚣的时代,我们更应珍惜内心那份对真善美的坚持与追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