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食品我不吃》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识常见的垃圾食品,了解它们对身体的危害。
2.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激发幼儿参与健康饮食的兴趣,学会选择健康的食品。
二、活动准备:
1. 图片或实物:如薯片、可乐、汉堡、辣条等垃圾食品图片或模型。
2. 健康食品图片:如水果、蔬菜、牛奶、面包等。
3. 教学课件或视频(可选)。
4. 小贴纸、画纸、彩笔等手工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喜欢吃什么零食?有没有吃过一些特别好吃但老师说不能多吃的东西?”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常吃的食物,并激发他们对“垃圾食品”的兴趣。
(二)认识垃圾食品(10分钟)
教师出示垃圾食品的图片或实物,带领幼儿观察并讨论:
- 这些食物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 吃起来味道怎么样?
- 你觉得这些食物是健康的吗?为什么?
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哪些是垃圾食品,并引导他们说出这些食品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健康食品与垃圾食品对比(10分钟)
教师展示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健康食品,并说明原因。
教师可以借助简单的语言解释:“健康食品可以帮助我们长得高、长得壮,让我们有精神学习和玩耍;而垃圾食品虽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会让我们肚子痛、长胖、不健康。”
(四)游戏活动:我是健康小卫士(10分钟)
游戏名称:“找朋友”
玩法: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图片分别贴在教室的不同位置,幼儿分组寻找对应的“朋友”。找到最多的小组获得小贴纸奖励。
通过游戏加深幼儿对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的认识,同时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延伸活动(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最喜欢吃的健康食品,并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四、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初步识别垃圾食品,了解其对身体的危害,并愿意选择更健康的食品。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吃健康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家园共育建议:
建议家长在家中也关注孩子的饮食结构,尽量避免提供过多垃圾食品,多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餐点,并与孩子一起参与健康饮食的实践,共同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图片、有趣的互动游戏以及动手操作,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场景,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健康饮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