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爱护牙齿》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牙齿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牙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
3. 激发幼儿保护牙齿的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参与护牙行为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牙齿模型、图片(展示健康与不健康牙齿对比)、护牙小贴士卡片。
2. 材料:儿童牙刷、牙膏、水杯、毛巾等模拟刷牙用具。
3. 环境布置:教室中设置“护牙角”,展示相关海报和故事书。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每天都会做什么?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牙齿?”
展示牙齿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牙齿形状和颜色。
2. 新知讲解(10分钟)
通过牙齿模型向幼儿介绍牙齿的种类(门牙、犬牙、臼齿)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
结合动画短片或绘本故事,讲述一个关于“蛀牙”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牙齿健康的关注。
3. 实践操作(15分钟)
教师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并邀请幼儿轮流使用模拟牙刷进行练习。
分组进行“刷牙比赛”,看谁刷得最认真、最干净,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4. 延伸讨论(5分钟)
提问:“哪些食物会伤害我们的牙齿?”“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牙齿?”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刷牙的经验,教师给予积极反馈和鼓励。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今天学到的护牙知识,并发放“护牙小任务卡”,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刷牙任务。
布置家庭作业:画一幅“我最喜欢的牙齿”或写一句护牙口号。
四、活动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是否能正确说出牙齿的作用。
2. 评估幼儿在实践环节中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刷牙技巧。
3. 通过后续的家园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护牙行为是否有改善。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趣味性为主,结合了动手操作和故事引导,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对刷牙动作不够熟练,今后可增加更多重复练习的机会。同时,建议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六、温馨提示:
建议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准备适合年龄的牙刷和牙膏,并每天陪伴孩子进行刷牙,形成良好的护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