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言语理解的意在说明和主旨

2025-09-30 10:09:34

问题描述:

言语理解的意在说明和主旨,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10:09:34

言语理解的意在说明和主旨】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各类选拔性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其中,“意在说明”和“主旨”是常见的题型,考生需要准确把握文段的核心思想,提炼出作者的意图或文章的主要观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本文将对“意在说明”和“主旨”的区别、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概念解析

概念 含义 答题重点
意在说明 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或观点? 强调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意图
主旨 文段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强调文段的整体内容或中心思想

二、常见题型对比

题型 提问方式 解题关键
意在说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什么?”
“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注意转折词、反问句、设问句等
主旨 “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什么?”
“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抓住核心内容,关注首尾句、关键词、高频词

三、答题技巧

(一)意在说明题答题技巧:

1. 关注结尾句:很多文段会在结尾点明作者的写作目的。

2. 识别转折词:如“但是”、“然而”、“其实”等,往往引出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3. 分析反问句:反问句通常用来强调观点,是作者意图的重要体现。

4. 排除干扰项:不要被细节或例子误导,要抓住整体意图。

(二)主旨题答题技巧:

1. 找出主题句:通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有时也隐含在中间。

2. 归纳总结:将文段中的多个信息点进行整合,提炼出最核心的内容。

3. 避免过度推断: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只根据原文内容作答。

4. 注意关键词:如“主要”、“核心”、“重点”等,有助于锁定答案。

四、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意在说明):

>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职业正在被取代。但与此同时,新的就业机会也在不断产生。因此,我们不应一味恐慌,而应积极适应变化。”

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什么?

解析:文段通过“不应一味恐慌,而应积极适应变化”点明作者的意图,强调面对技术变革应保持积极态度。

答案:应积极适应技术变革,理性看待职业变化。

例题2(主旨):

>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平台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

问题: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什么?

解析:文段围绕“信息传播”展开,指出其优势与问题,核心在于信息传播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答案: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及其带来的挑战。

五、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标题 言语理解的意在说明和主旨
概念区分 意在说明:作者意图;主旨:文段内容
常见题型 意在说明、主旨
解题技巧 意在说明:关注结尾、转折、反问;主旨:找主题句、归纳总结
典型例题 分析两道例题,分别对应两种题型
答案格式 表格+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练习,考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意在说明”和“主旨”题型的答题方向,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为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言语理解的意在说明和主旨】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